活法讀后感與心得錦集四篇
時間:2024-01-23 00:13:30 瀏覽:93708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被譽為日本21世紀的勵志第一書。
最近單位組織我們傳閱了這本書,剛拿到手光是書皮就吸引了我,簡單而不失大氣。翻開這本書每一個標題的內容都值得我們深思反省。
稻盛和夫的哲學就是要我們懂得,人類活著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煉靈魂,要課以自己比他人更為艱苦的人生,并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誠實、認真、正直的道德觀和倫理觀,學會"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斷積累善行,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哲學并貫徹始終,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輝煌,同時也是人類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
追求正確人生態度和人類應有的狀態已經不是我們個人問題了,稻盛和夫的哲學為了把人類引向正確的方向,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哲學"。我們有義務認識自己的責任,終其一生去努力磨煉靈魂,是靈魂更高尚,一點點反復精進。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并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磨煉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才是稻盛和夫哲學闡述的真實的"活法"。
稻盛和夫提出"以原則思考,化繁就簡就是做人和做事的原則",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我認為作為個體的我們做人做事都要有一把尺子,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度",就要明確告訴自己不能做。
真理是一根線織成的布。所以,所有的事情越簡單越接近他本來的狀態,也就是說越能真理。于是簡單的方法去對待復雜的事情,這種思維方式很重要。其實用最樸素的院里卻能解決大問題,很多問題是我們想復雜了。人生的原則如此,工作的原則如此,很多看似復雜的問題認真分解,然后找到相互之間的聯系,從整體一局部一整體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往往遇到的難題也能解決。
該書以稻盛和夫本人的成長歷程來給予勸告,當我們用他的哲學來觀看事情時,所有的困難都會突然出現簡單有效的解決之道。他認為:工作現場有"神靈之聲"。當我們工作中遇到苦難無論怎么想辦法、反復試驗不斷摸索、處處碰壁,無計可施,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時,此時事情才剛剛開始。此時,應該恢復冷靜,然后面對現實,重新審視、體察、傾聽,才能聽到"產品對我們的私語",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通過本書的閱讀,感覺與智者進行了一番暢談,對此受益頗多。
現在的社會是個信仰缺失,盲目跟風,大眾浮躁的社會,說其病態也不為過。如何在迷茫中保持清醒、擺脫迷茫,《活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一、讓處于迷茫中的人找到活著的意義;
二、認識到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
如何實現這兩點重大改變呢?我覺得這本書的核心在于強調轉變思維方式,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學。美好的愿望每個人都有,但實現愿望的過程往往是更多的平凡、單調、甚至是煩惱、挫折。如何客觀認識現實和愿望之間的關系,需要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視角,那就是接受并堅持每天的平淡與平凡,美好的愿望是平淡積累到一定量時的華麗轉身。
要相信堅持的力量,因為堅持的力量是呈幾何數級增加的。要成為一個獨立思考、有判斷力的人,需要建立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做好一個社會人和個性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判斷力、不盲從的人。我認為:人活著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很是不易,要不枉來一世,需要我們活著自己的精彩,我的理解就是最大化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大化挖掘自己的潛力,更多的領略和感受這個世界,如果能為自己所處餓時代記住,那當然是最成功之人。二、作為社會人,我們有父母、親戚、朋友、同事,我們的喜怒哀樂、成功失敗影響這周圍的人。因此,能成為一個能帶給別人積極影響的人,比給社會、他人造成消極的影響的人更有意義。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們的工作業績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企業的發展會給所以員工帶來更多的福祉。每個人都潛藏著偉大的力量,這一點毋庸置疑,能否把自身潛在的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得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于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于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一定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真理是永恒的定律,他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輿論的監督,經得起內心的反省,人生的活法有多狠,但最簡單也是最正確的活法就是追求真理。褪去浮華,回歸理性,讓激情燃燒,用理性護航,用努力去澆灌幸福的花朵,積極健康的生活、工作、讓天天快樂,分秒精彩,我們將活出燦爛的未來!
最近也是響應公司號召,包括公司企業文化一直宣傳和引導的一個方向,學習了稻盛老先生的經典著作《活法》。其中感觸最深的是第二章節依據原理原則思考。正是我們所要學習和具備的一種方法和技能。
之前我們總習慣于將簡單事情復雜化,以顯示其思維的多面性,比如1+1等于2,可現代人卻給出無數種答案。原本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只會徒增煩惱。因此,別總把問題想得太復雜。
其實簡單才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則。不管我們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應該將問題簡單化處理,混亂的事情規范化,程序化處理,然后再狠狠的去做。簡單做人,灑脫自在。
簡單是一種平淡,一種平凡,是一種原汁原味的美。
做人要心緒簡單,不要被繁蕪的小事拖垮身心。人生之路并非平坦的康莊大道,一個人在步入生命幽谷的過程中,難免會被重重艱險與挫折羈絆了前行的腳步,使原本豪情滿懷的人生之旅變得怨聲載道。讓心緒簡單,心便如無韁之馬、不系之舟,心中始終裝著生命幽谷的終點,激流勇進,而不會在坎坷航程里的磕磕絆絆。
對己要志向簡單,不要被過多的目標迷亂了視線。“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個真正胸懷遠大的人,人生的目標一旦確定,志向的勁弓一朝拉滿,定會像義無反顧的箭矢一樣,向著確定的靶心迅速飛去。
凡事學會簡單,簡單是一種智慧。一個真正智慧的人,一定是懂得在人生之旅的起點就對“包袱”有所抉擇,又懂得在途中對這些“包袱”有所放棄的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讓簡單給心靈松綁;才能讓生命的自由揮灑歌唱。
所以,把事情看得越簡單,越單純,越接近真相,就越接近真理。人生也好,經營也好,說到底很簡單,只要遵守這單純的原理原則,就不會犯大錯誤。
現在的社會是個信仰缺失、盲目跟風、大眾浮躁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信任危機,黨和國家也正在全社會開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動的今天,作為我們從事金融行業的人來說,如何在迷茫中保持清醒、擺脫迷茫,重樹誠信體系,讓普通百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財富觀,《活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活法》一書是成功企業家的生活和工作感悟,稻盛哲學除了是親身實踐的心血結晶以外,同時也包含了許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孔子》《孟子》《易經》《了凡四訓》《菜根譚》《呻吟語》等常被先生引用且貫徹執行。
我認為,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啟發在于以下三點:
?一、讓處于迷茫中的人找到活著的意義?
我們人生的意義在于提升心性,磨煉靈魂,在我們稍縱即逝的人生中我們的靈魂在終結時的價值必須高于降生時的價值,并以此作為人生的指針。在日常工作中天天勤奮勞作,熱愛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每日進步一點點(精進),只要堅持做到這些,就可以做到提升心性,塑造高尚人格,提升思想境界,獲得幸福人生的目標。
?二、認識到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
每一個人都潛藏著偉大的力量,能否把自身潛在的能力挖掘出來,關鍵在于改變自我,建立一種積極、正面的思維方式(人的心態和人對人生的態度)。
???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下述三個因素相乘得來: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的思維方式;對待生活和工作充滿燃燒般的熱情;再加上個人能力和發奮努力,就能夠取得巨大成功。
?三、追求公益之心,為世人為社會做貢獻?
???“求利有道”,不是為了賺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正如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義利兼濟”,取利要兼濟他人,兼濟社會,讓對方獲利,自己也獲利,實現共贏。
???作為金融理財師,在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時,恪守正直誠信原則,不利用職業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在拓展業務時不受經濟利益、關聯關系、外界壓力等影響,從客戶利益出發做出合理謹慎的、專業的判斷,幫助客戶獲得應該獲得的收益,分享國家改革開放帶給百姓的紅利。
??同時在不斷的工作學習中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利他層次:從企業的角度不光為了自己公司贏利,也要考慮客戶利益,還要為消費者、股東、地區經濟做出貢獻;從個人角度要更多地為家庭、為社會,進而為國家、為世界、為地球、為宇宙作貢獻,這也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所在。
??提升利他之心的層次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能夠看清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據此就可以做出客觀的正確的判斷,就能夠避免失敗。
作為一名共信贏員工,讀了《活法》之后,結合公司的企業文化——致誠至信,義利兼濟,共信共贏,我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幾種品質是成就事業的關鍵:
第一、感恩的心態
???首先,感謝今天的平安和健康,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是我們快樂幸福的源泉。
??其次,要感恩董事長。我們能夠有機會相聚在共信贏,是因為董事長創建了這樣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好平臺,我們選擇在共信贏工作,不僅僅是選擇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更是為了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貢獻。
還要感謝公司、領導、同事和客戶,由于他們對自己的認可,才能夠在此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工作成績關系到公司的發展,其他員工的福祉、客戶的資金安全和收益。
??所以要感恩機會,感恩挫折,感恩平臺,感恩一切相遇,是它們成就了今天的我們,明天一定會比今天更加美好。
第二、簡單的心態
大道至簡,保持一點點單純,清廉的心會活得更輕松,更有質量;努力工作,專心做事,是我們生活的本真、幸福的源泉;
心態決定命運。在逆境中或者挫折時,怨天尤人無濟于事,要改變思想,改變心態才能夠扭轉局面,人生的色彩才可以絢麗奪目。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人生的畫卷也不相同,在工作中的決策也就完全不一樣了: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為了工作需要,你對某些工作的建議意見提出來之后,或被他人解讀之后,產生了和你的初心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曾經對此我非常困惑,但通過學習,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是因為每個人的修為,人格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解讀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活法》給了我們啟示:正確的思維方式就是人間正道,是一個人修為,人格的體現:他應該總是積極向上的,有建設性的,有感恩之心,有協作精神,善于與人共事,性格開朗,如果是團隊長或者各階層領導人,更應該具有對事物保持公正的、準確的判斷,用一雙純凈的不帶偏見的眼睛審時度勢,充滿善意,有同情心,關愛心,勤奮知足,擺脫私心利己心的束縛,走出利害和執著的圈子,從光明正大的利他心出發,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并且可以把企業發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愛崗敬業之心
???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鉆研,精益求精,鍥而不舍。把別人用在聊天發牢騷的時間用來工作并堅持不懈,努力都會有回報。
???如果你認為工作是開心的幸福的而不是負擔和厭惡,那么你就是個熱愛工作自帶“發動機”的人,無論何時無論什么崗位,你都能夠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會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產生向新目標挑戰的渴望,在這種精神狀態下就能夠做出了不起的成績。
???所以不論行業如何變化,只要我們極度認真地投入工作,去迎接困難,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企業目標。
第四、空杯之心
?在大數據時代,每一個人要想應對時代和環境的變化,必須隨時保持學習力,不斷對自己的認知升級,以變應萬變,這就要求我們具有空杯的心態,學到更多學問,提升職業能力,“一個空著的杯子”才能裝最多的知識,而不是驕傲自滿,故步自封。
面對任何新事物,新場景,以及人際關系等各種場所,先學會放空自己,你才會找到新的出口與出路,從而避免我們被自己的思維所限制。你的人生之路才會豁然開朗。
??作為有職業精神的員工,工作時間內要放空自己,一切以做好工作為依歸,工作上不夾雜個人感情色彩。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高效的員工。
第五、利他之心
????不把自己的利益,而是把他人利益放在首位,貫徹這一經營的原理原則,最終會使我們事業成功。
????現如今,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取得更大成就,良好的合作氛圍需要利他精神來支撐。團隊成員經常需要換位思考,過分自愛而不顧及他人情緒往往容易限制公司發展甚至事業失敗,提高團隊成員的心性,摒棄狹隘,是決定了事業成功之關鍵。
???大到企業的成功,小到個人業績的提升都是這樣,不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方案的制定或者和客戶交往中,都要以客戶為中心,站在客戶角度,從客戶需求出發切身為客戶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長期堅持,最終獲得客戶的認可,那么在業績提升上就會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在事業上也會順風順水,獲得成功。
第六:堅持原則
??在工作中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為博取領導歡心而改變自己真實的想法,決不隨波逐流,做一個自律的人。遇到不同的見解,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批判中提升人格。
近期讀了稻盛和夫的《活法》,一如往常,拿到書首先大略瀏覽了幾個章節,就被稻盛先生親和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字里行間都能使你產生共鳴,許多話語自然便烙進你內心深處。稻盛先生在文中講述了剛畢業的迷惘,參加工作時有過的進退維谷的境地,京瓷公司艱辛的起步直至后期的不懈努力走進國際化,先生仿佛是一位良師益友把個人經歷從挫敗到成功以真誠、坦率的言語毫無保留的展示給大家,作為一名企業家其真誠、謙虛可見一斑。
書中有三個章節提到了單純簡單,講到了人生和經營的原理原則以單純為好、國際問題也不防單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稻盛先生以此強調遇到問題回歸本心,本著真摯、誠實的態度解決問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稻盛先生還告訴我們成功就要追求做人正確的基本準則,堅守正直、勤奮、謙虛的美德,文中多次強調謙虛,告誡我們“月滿則虧”的道理,從自然界中學習“知足”“節制”,以人類特有的知性抵制傲慢、膨脹的心理。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在實際運營中亦或是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阻力,所以我們只有付出堅韌不拔的努力與恒心,為自己定一個超乎自我能力的目標,在不懈努力、不求完美、只求持續“精進”中實現自我價值。